預防性侵再犯推手獲紫絲帶獎 沈勝昂:希望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好好長大

警大教授沈勝昂,是2022年衛福部紫絲帶獎教育領域得主。1997年,臺灣通過《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奠定性侵罪犯「社區處遇(治療)」基礎,但初期研究很少,他在當時即投入政府計畫,歷經波折,成功推動臺灣第一個性侵再犯預防的社區處遇模式。

沈勝昂在過去的三年裡,投入青少年創傷知情研究,希望幫助這些早年成長心靈受傷的孩子,都有機會被看見,好好長大,「體現生命的缺憾,用愛接納」,也許未來就能避免社會悲劇的發生。楊煥世攝

2016年3月,臺北內湖區爆發的一起3歲女童「小燈泡」命案,像是天外飛來的一顆震撼彈,震碎了臺灣民眾的心。

在群情激憤的當時,曾有多位心理學家為嫌犯王景玉進行精神鑑定,中央警察大學教授沈勝昂是其中之一。除了小燈泡案,他也曾經是曾文欽(2012臺南湯姆熊割喉案)、謝依涵(2013八里雙屍案)、鄭捷(2014北捷隨機殺人案)、龔重安(2015北投女童割喉案)、陳柏謙(2018華山分屍案)等多起重大社會命案嫌犯的鑑定人。

1997年臺灣通過《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之後,性犯罪者在服刑期間必須接受「身心處遇」(治療),出獄之後也必須接受3〜4年「社區處遇」(community treatment)。沈勝昂正是將「臨床心理學」觀點帶入性犯罪研究的先驅學者。他收集、統整大量國外研究資料,推動全臺實行性犯罪者社區處遇的「鑽石模式」(Supervision Diamond)再犯風險評估方案。

現任臺灣防暴聯盟副理事長,同時也是第八屆《紫絲帶獎》評審委員之一的林美薰說,「沈老師是90年代期間少數有心理學背景,同時也做性侵研究的人。他從國外收集的一系列再犯評估報告,到現在仍是全臺灣性侵加害人再犯風險鑑定的重要指標。」這份《紫絲帶教育領域獎》的殊榮「其實早該頒給他」。(編按:衛生福利部為表彰、獎勵在家暴、性侵、兒少保護等保護工作有貢獻人士,自103年起每年頒發紫絲帶獎。)

但最初,沈勝昂其實對「犯罪心理學」一竅不通。

沈勝昂是心理學背景出身。臺大心理系、心理學研究所畢業,在醫院擔任3年的臨床心理師和講師之後,赴美深造,取得心理學臨床心理學組博士學位。但回國後,他希望拓展研究領域,「不想再回心理系教書」,一度找不到方向,曾為此向臺大指導教授吳英璋「請益」。

正值90年代的臺灣,犯罪心理學研究仍然「青澀」,矯治單位還沒有心理師介入。吳英璋因此建議沈勝昂,轉向犯罪學研究,促使他進入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擔任教授,但沒想到剛上任就碰壁。

「我一進去才發現,系上研究雖然有少數和心理學相關的部分,但是沒人去碰。」沈勝昂回憶,當時警大開設的「犯罪心理學」課程,「都不是在教心理學,還是從法律和社會學角度切入的犯罪學內容。」

任教的頭3年,沈勝昂「單打獨鬥」,在犯罪學研究中尋找能夠以心理學角度切入的主題,但學生卻不捧場。他記得,2004年邀請提出「病態人格」理論的加拿大學者 R. Hare 到警大演講,現場卻沒人出現,「好悲慘,」他說。

返臺搭上「性侵再犯預防」浪潮 首度加入臨床心理觀點

1997年,臺灣通過《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強制規定性犯罪者必須在服刑期間、以及出獄後3年接受「身心處遇」和「社區處遇」,但最初,性侵害犯罪仍被司法體系歸類為「一般犯罪行為」,並不重視性侵犯者的「身心狀態」。

「社區處遇」的概念,源自1994年美國「梅根法案」(Megan's Law),「以疾病的觀點看待性侵犯」。規定性侵犯出獄,回到一般民眾居住的社區生活之後,仍必須繼續接受身心治療。

臺灣性侵防治法施行的前幾年,社區處遇制度尚未落實。直到2003年,當時主管單位內政部家暴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開始嚴格執行社區處遇制度,急需具有「臨床心理學」背景的學者參與研究,提供不同觀點,因此邀請沈勝昂加入,才啟動臺灣第一個檢驗性侵害社區處遇的「鑽石模式」計畫。

鑽石模式源自美國弗蒙特州方案,認為性犯罪的社區監督如同「菱形鑽石的四個角」,分別代表觀護人、心理治療師、個案親友,及定期測謊機制。希望性侵犯在這四個監督力之下,有機會被改變,重拾正常生活。

但沈勝昂指出,「初期還沒有人知道要治療到什麼程度,因此出現『鑑定』,也就是評估性侵犯在接受處遇之後,過往造成他性侵的問題是否改變、有無再犯風險。」

鑽石模式中,性侵再犯風險的預測和評估,最初是以「靜態危險評估量表(包括個案性犯罪前科、性侵對象類型等因素)」做為評估標準,但沈勝昂認為,單憑「過往因素」,仍不足以準確評估再犯風險,從臨床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評估個案『現在的狀態』(動態危險因子),也很重要。」

問題是,當時「沒人在談動態危險因子」,加上早期臺灣國外資源貧脊,「電子期刊都要錢」,他因此「一路布線」,先後找上美國母校指導教授、幾位留美學生,甚至就讀臺大的兒子,「借他們的帳號進國外圖書館找資料。」因為「登入」次數太過頻繁,某位學生還被「美國大學資安單位關切,為此寫報告」,成為這段歷程的另類插曲。

沈勝昂最後聯繫上正好在做動態風險因素十年計畫的加拿大公安局心理學者韓森(Dr. Carl Hanson)。「我寫信請教他,他二話不說就把資料寄來,我就從這裡著手,把資料系統化,在臺灣測試(動態危險評估量表)。」臺灣性侵犯風險評估內容至此完備,成為學、業界廣泛參考的重要指標。

不過,心理師是否能精準填寫量表,達到再犯預防的效果,「需要整合心理學術和臨床心理學實務,專業度極高,並不容易。」沈勝昂於是跑遍全臺進行地毯式宣導,培訓心理專業人員,長達20多年。目前他主力放在北臺灣,近幾年也開始在金門、澎湖等外島投入專業的培訓與督導。

艱困年代中成長求學 小小年紀個性早熟

沈勝昂成長在民國60年代初期,是出生南投921地震災區、鄰近中寮偏鄉的農家子弟。在他的印象中,父母永遠都在為孩子辛苦工作,促使他從小就思索著,「人為何而活?生活那麼辛苦,但生命的意義只有這樣嗎?」他自問。

「以為心理學可以看透人生」,大學他進入心理系時大量閱讀心理分析、人本心理學、存在主義等與生命哲學有關的書籍,發現「人群應該才是生命體現的場域」。他進而穿梭在服務人群性質的社團,以一個觀察者角色,試圖了解在艱困年代裡,「這些同學為何還能服務別人」。

他認為「入世」服務他人是少數人會做的事,屬於社會光譜的「極端」族群。若能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想法,也許能幫助他更理解生命對人的意義,這也是他後來轉向犯罪心理研究的主要原因。

投入青少年創傷研究 「讓受傷的孩子被看見」

過去25年來,沈勝昂先後為性侵、殺人罪犯做精神鑑定和處遇計畫研究,參與過上百個社會案件,「每一次我都會和他們從小時候聊到長大成人。其實多數犯罪人,沒有社會想像的神祕,可能都曾經歷一段創傷的生命經驗,人的一生就是一部創傷史。」他說。

身為心理學家,他認為「只要人還活著,就不是沒有改變的機會」。這麼多年與犯罪人接觸的經驗,沈勝昂說,「人會犯罪並不是一時興起,犯罪有它的發展脈絡。」因此,沈勝昂在過去的3年裡,投入青少年創傷知情研究,尋找偏差行為的源頭,「因為創傷如果沒有被看見,它就會用你看不見的方式傷害孩子,但有一天,孩子會用你能看到的方式,傷害這個社會。」他希望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好好長大,避免未來憾事發生。

2022年紫絲帶頒獎典禮上,沈勝昂特別感謝多年來在追尋生命意義的職涯路上,讓他「看見」創傷的年輕朋友們。曾經他也因為想不透生命意義,感到迷惘失落,是這群孩子教會他,看見自己,找到生命意義。

「原來我的生命意義不在追求成就,也不是證明自己的存在,而是別人有沒有因為你的存在,變得更幸福,」他終於為多年的困惑,找到最好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