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迪選讀」是許多人獲取國際新聞的來源,去年推出的《國際觀察曆》,更創下臺灣史上日曆集資破千萬臺幣的最速紀錄。許多人以為創辦人敏迪是「海歸中年男子」,但她其實是從小父母離異,被姑姑、阿嬤以愛養大。她如何突破出身的限制,往要去的方向前行?
「敏迪選讀」創辦人敏迪。曾千倚攝
2022年9月底,親子天下教育創新年會「Web 3.0時代的國際雙語力」會場內,罕見的出現一條排隊人龍,都是要跟「敏迪選讀」平臺創辦人敏迪合照的粉絲,其中不乏「代子出征」的媽媽。
「我兒子現在國三,在考試前就只讀你的《國際觀察曆》,結果成績出來,社會只錯一題!我答應他今天一定要跟你合照。」身高153公分的敏迪很驚喜,沒想到自己喜歡整理、分享國際事件的習慣,不只能為親子話題增加廣度和深度,還能成為「考前衝刺」的利器。
在臺灣 podcast 的天空裡,排行常在前40名的「敏迪選讀」獨樹一格。每週三上架新集數,長度以1小時起跳;她一人「說書」,就像跟好友聊天一樣,用詼諧、有點鄉民的語言,整合國際大小事,並提供重要國際新聞的脈絡、背景和關聯性。
她更保持每天寫1,500字(以上)新聞分析的節奏,同步分享在 APP、Meta 粉絲專頁、Instagram 上,成為名符其實「手機裡的國際新聞臺」。
「日曆大亨」把國際新聞變熱門商品
敏迪總能把國際新聞講得有趣又鑑往知來,例如英國女王過世後,她用「當了70年的儲備幹部是什麼感覺」為題,介紹查爾斯三世會是怎樣的國王;又如從「中資入股德國第一大港漢堡」這則新聞,她帶讀者看中國如何用商業操作,已經悄悄買下哪些其他歐洲港口,再談到「習近平遠洋帝國的野望」。
敏迪還意外的把冷門的國際新聞變成熱賣商品。2021年她的「國際觀察曆」在線上募資,原本只想賣4000本打平成本,結果20分鐘內銷售破1,000 本,3天內賣破萬本、集資金額破千萬,最後賣出3萬本,創下臺灣史上日曆集資破千萬臺幣的最速紀錄。她自己也嚇一跳,笑說「一下子變成『日曆大亨』,不用再擔心明年的業配。」
她希望讓更多臺灣人具備國際觀,尤其是不屬於「敏迪選讀」聽眾群的老人與小孩。她把日曆設計成國際新聞百科全書,每天介紹一個國家、國際組織、衝突地區歷史等,讓大家毫不費力就看懂世界局勢。
連續2年都超過預期的國際觀察曆募資計畫都有教師方案,也分別和 TFT為臺灣而教、均一平臺教育基金會合作,每賣出50本,就捐贈1本給偏鄉學校。
叫姑姑「媽媽」她從不覺得自己可憐
今年33歲的敏迪,用熱情和深入淺出的方式,讓臺灣人對世界有更多理解,打響「敏迪選讀」這個品牌。
起初,很多讀者和聽眾以為她是「中年海歸男子」、英文好、留美碩士、科技業高管,出身文青(文教)家庭,或是富二代。其實,敏迪是單親家庭的獨生女,父母在她還是嬰兒時就離異。
從11個月大起,她就跟著爸爸到處租房子,當汽車業務的爸爸經常帶著小敏迪應酬,出入卡拉OK等場所,她還曾因吸入過多二手菸、感冒好不了而就醫,結果「肺葉有一半是白的」。
爸爸爭取到敏迪的撫養權,帶著敏迪討生活。敏迪提供
後來父女跟著阿嬤住進姑姑在高雄岡山的宿舍,一直到高中畢業、考上清大經濟系才離家。這個「家」上下兩層各僅8坪大,廁所只有塑膠拉門,卻是孕育敏迪平安長大的所在。
她每天坐在「小甜甜摺疊桌」前,配阿嬤看的電視聲寫功課,練就一身能在吵雜環境中專心的能力。爸爸依然不常在家,但給她訂了兒童雜誌。
「我很常自己一個人在家讀兒童雜誌,很多知識都是從那裡面來的,常自言自語,」敏迪回憶,「但我從不覺得自己很可憐。」
從小她喊「媽媽」、視她如己出的姑姑就住在附近,用盡資源栽培她。敏迪跟著兩個表哥學各種才藝:書法、英文、彈鋼琴、舞蹈⋯⋯「暑假一定去學游泳,所以我皮膚這麼黑。」小四起有自己的遊戲機、小五有電腦,「電視兼電玩兒童」敏迪,每天狂打遊戲,還邀請同學來家玩,成為被羨慕的對象。
姑姑(右)視敏迪如己出,敏迪從小叫她「媽媽」。敏迪提供
敏迪(上)和兩個表哥從小一起長大,感情極好。敏迪提供
「媽媽」和阿嬤也盡力保護敏迪,不讓孩子擔心大人的事。
小四時爸爸曾入獄兩年,敏迪被告知爸爸有事要出去一段時間,但可以每個月寫一封信給他。
直到敏迪搜尋寄信的地址才知道,「我其實不意外,大人的反應讓我覺得坐牢是短暫的、不是一件天要垮下來的事情。我學校就有很多同學的爸爸是流氓、或未婚生子,一定也有賭,好像見怪不怪,」敏迪說。
為自己的未來負責 單親不是不良的藉口
處於變壞的「高風險」卻沒有變壞,敏迪歸功於「媽媽」一直把選擇權放在她自己手上。
「你屬於自己,不屬於爸爸,也不屬於媽媽,你要為自己的未來負責,單親不能當成你未來不良的藉口,」
敏迪清楚看見,家人走的兩條人生軌道完全不同。爸爸走偏了是負面教材,但大學畢業、曾在宏碁臺北總公司任職的姑姑,則是認真努力的榜樣。「你沒有本錢怨天尤人、放棄自己,」敏迪也一直記得「媽媽」的身教。
儘管被姑姑全家的愛包裹,自認天性樂觀的敏迪講起一個烙印在心裡的畫面,還是不免落淚。
還沒滿18歲時,她陪爸爸去朋友那邊喝酒聊天,爸爸喝醉了騎摩托車載著她回家,卻在地下道摔倒了,敏迪害怕狂哭,立刻打電話給「媽媽」求救。
「我爸就惡狠狠的瞪著我說:『她生出來就是要來忤逆我』⋯⋯那個當下我很震驚、很受傷,但也是第一次看到我爸很脆弱的樣子,他26歲生下我,然後開始爭奪監護權,要想辦法帶著我,他沒有規劃,也有太多衝動,導致他的人生走得很歪,」敏迪當下很自責,「是他帶著我走歪路呢,還是我害他走歪路?」她沒有問爸爸。
但敏迪高三那年,明顯感覺到爸爸想振作起來,「盡他所能當一個好爸爸」。會默默的幫敏迪縫破掉的書包(即使歪歪斜斜);即使每晚還是2、3點才回家,一定6點多起床,載敏迪去幾公里外的公車站牌搭公車上學,「高三的每一天都如此,」敏迪強調。
這段時期,失業十幾年的爸爸也找到在鋼鐵廠管原料的新工作,並且努力考堆高機執照。敏迪從高雄的社區高中考上清大,「我的成功有激勵到爸爸,他也轉變了自己,又遇到貴人,後來有機會到越南,有了自己的工廠。」
愛讓爸爸浪子回頭 家人苦盡甘來
敏迪在今年8月中寫了一篇爸爸浪子回頭的家庭故事,讓許多人感動落淚,連十幾年不見的親生母親都在她貼文下留言,對自己沒能陪伴敏迪成長表達歉意,並請敏迪要孝順「媽媽」。
撐起整個家的敏迪姑姑黃淑金,在年輕時代就選擇放棄宏碁的好工作、以家人為重。她回到高雄考公職,和姑丈養育兩個兒子、照顧公婆和媽媽。
面對弟弟的困境,顧家的她看到「一個是自己的手足,一個是自己的家人,若敏迪長歪了,我會有很大的遺憾。」她選擇不讓自己遺憾,扛起愛敏迪、養育敏迪的責任,但回想起來還是覺得對不起敏迪,「那時候要照顧3個小孩和3個老人,真的能力有限,只能讓敏迪選兩樣才藝,敏迪選了畫畫和書法,但鋼琴老師說『她很有天分』,這個我一直梗在心裡,」她在電話中對《親子天下》記者說。
敏迪在爸爸(右)身上學到社會學分、應對進退的方式,在「媽媽」(中)身上學到認真努力讀書、對自己的每個選擇負責。敏迪提供
愛在這個家中自然流轉,終於苦盡甘來。「從小喜歡收集預售屋 DM,會去看著格局圖想像,哪間房間要給爸爸、哪間給『媽媽』住。」敏迪最近儕身首購族,開心在IG上貼出新家開始裝潢的照片。她沒有忘記「媽媽」的教導,不論成就如何,不能讓初心和本性跑掉。
她在意和每位讀者、粉絲的互動,也看到自己的社會影響力。敏迪公開爸爸的故事和公開出櫃,希望激勵還在混沌中的人。她發現有鐵粉絲因聽「敏迪選讀」進入倫敦政經學院學國際關係,開心的說:
「平常每一天努力種下的種子,慢慢在世界開枝散葉,讓我更有繼續做下去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