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語文競賽尋找各族群文化的根——張美蓮的多語人才培育工程

甫獲112年師鐸獎的新莊國中老師張美蓮,從事語文競賽人才培育工作。

「你以為現在年輕小孩都是扛不起挫敗責任的草莓族?」甫獲112年師鐸獎的新北市新莊國中老師張美蓮,雙手擺出打叉的否定手勢,義正嚴詞說:「不可以偏概全,我從事語文競賽人才培育工作12年,看過無數年輕小孩,他們為了替學校、替自己爭取榮耀,在失敗中不斷力爭上游,最後贏得勝利。他們打落牙齒和血吞的奮鬥精神,一點都不是弱者,在我心中他們都是小小英雄。」

不同族群匯集地,用語文競賽啟發孩子

在新北市新莊國中任教數十年的張美蓮,原是英文老師,12年前她在教務處任教學組長,其中有項任務就是語文競賽人才培訓。張美蓮表示,新莊地區很多外來人口,可說是不同族群人口匯集地,由於學校重視語文競賽,人才培育便由原本的國語、閩南語之外,新增了客語、阿美族語項目。而本身是客家人的張美蓮,為增強自身語文競賽經驗,也報名參加客語演講、朗讀比賽,甚至四處觀摩,投入不少時間和精神,只為了給予學生展現的舞臺,培養自信心與成就感,引導他們找到自己的亮點。

張美蓮不只是自己投入語文競賽人才培育工作,她也鼓勵身邊許老師多學習另種語言並考認證,一起指導學生增強語文競賽的能力。「現在新莊國中很多老師除自身專業外,也都考取其他語文認證,已是斜槓人生。」張美蓮開心表示,「112年師鐸獎雖是以她個人名義得獎,但這是全校師生一起努力得來的榮耀,同時這也是意外的驚喜。」

張美蓮(右二)帶領學生參加新北市語文競賽活動。

越南語防疫宣導廣播,找回孩子的上學意願

新莊國中的語文競賽項目原本並沒有越南語,當時政府推南向政策,而新莊地區新住民人口也不斷增加中,校方為配合新北市教育局於各校推行的「多元文化週」活動,經張美蓮和老師們商討後,決定再增越南語一項。

正巧新冠肺炎肆虐全臺,新莊國中決定進行「多元語言防疫宣導廣播」方案,分別以國語、閩南語、客語、阿美族語、越南語五種臺灣不同族群的語言,每天中午對全校進行防疫宣導廣播,也讓學生認識不同語言的特色,欣賞臺灣多元族群的文化。

張美蓮說,新莊國中原有一位越南籍家長指導越南族語,但時間不長,一時找不到可立即上陣的同學,心急的她只好求助專業輔導老師,「學生中可有很厲害會越南語的學生?」輔導老師推薦一位只會說越南語的新住民學生小安(化名)。小安在學校很有名,是學校高度關懷的學生,他從小在越南長大,小學六年級才來到臺灣,他的媽媽是越南人,越南語就是他的母語。因為國語程度不好,在學校和同學溝通不易,功課也跟不上,常感到自卑而不想上學,甚至上了國中還要老師去請他來校上課,完全沒有上學動力。

張美蓮當時很煩惱,認為希望不大,但仍請輔導老師詢問小安的意願,令人驚訝的是,當老師問他是否願意參加學校辦的「多元語言防疫宣導廣播」培訓活動,小安居然爽朗同意,並表示有興趣。第二天早上,小安比約定的時間還提早到教室,認真聽取老師的指導,每天課後接受培訓。張美蓮這才發現,個頭壯碩的小安,其實個性開朗,喜歡照顧同學,而且愛表現。

經過張美蓮不斷地鼓勵和訓練,小安自信勇敢地向全校師生放送越南語的防疫宣導,獲得廣大的迴響,不但受到全校老師讚揚,同學也肯定他,並成為全校口中的「防疫英雄」。

在語文競賽活動中,看到文化傳承的意義

而在語文競賽培訓活動中,張美蓮也看到文化傳承的意義,「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沒有文化,族群就會沒落。」張美蓮認為,語言是文化最基本的要素,也可以增進親情關係。許多孩子和父母南北相隔,很少團聚,卻因為參加競賽而多了相聚的機會」例如閩南語、阿美族語參賽同學,為學得標準發音和古老諺語,特地回老家求教祖父母,親子難得同樂。也因為如此,學校的這項語文培訓政策受到家長的高度肯定。

「語文競賽培訓可以讓孩子在國中時期就找到人生目標。」張美蓮強調,許多學生在語文培訓過程中,發掘了自己想做的事,後來有人成為作家、詩人或其他工作。張美蓮也鼓勵學生學習除了國語以外的語言,多一種語言就多一項專長,能為自己增加就業機會,也能增加斜槓人生的樂趣。

張美蓮(右四)與學生共享語文競賽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