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創 CEO 程世嘉:AI不會取代掉老師,未來還會非常非常缺乏老師

iKala 愛卡拉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程世嘉,是臺灣科技新創的代表,集學霸、AI專家、文青於一身,他熱愛閱讀、寫作,把辦公室布置成「漫畫出租店」,他如何看待 AI 時代老師的角色?

iKala 愛卡拉 CEO 程世嘉,是 AI 專家,也是文青。他熱愛學習、閱讀和寫作,也看到老師的陪伴在 AI 時代更為重要。楊煥世攝影

六月中旬,一則臉書貼文引起教育圈、家長圈瘋狂按讚轉分享:「幫他決定要念什麼系比較好,幫他決定要做什麼工作比較好,幫他決定要跟誰結婚比較好,三者集滿,保證毀一生。」貼出這則嚴厲貼文的,不是教養專家,也不是老師,而是科技新創 CEO、今年42歲的程世嘉。

程世嘉(Sega)是 iKala 愛卡拉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也是臺灣科技新創圈的 AI 專家。他是學霸,「在臺大資管系時,他數學都是滿分,進大學前就很清楚自己要學軟體、還要學管理,」前臺灣 Google 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讚嘆。史丹佛學成歸來,程世嘉成為臺灣 Google 的第三號員工,「不僅邏輯很強,技術也很強,能開發好產品,」也是簡立峰手下「文武雙全」、少見的整合型人才。

背負著走出臺灣科技新創一條新路的重擔,程世嘉在經營公司、教養女兒上,都和對自己的要求一樣,不斷與時俱進,相信終身學習的力量。以下是他接受《親子天下》專訪的精華摘錄:

Q:六月時,你在臉書發了一則貼文,引發很多人按讚分享,你說「幫他決定要念什麼系比較好,幫他決定要做什麼工作比較好,幫他決定要跟誰結婚比較好,三者集滿,保證毀一生」。請問你為什麼有感而發?

A:經營公司十幾年,我們碰到很多光怪陸離的事情,我們在招募同仁的時候,常常碰到一個狀況,不是人選不想加入我們,而是他的爸媽阻止他,爸媽會問說,「這個小公司安不安全?有沒有保障?這是什麼奇怪的公司?」所以常常有很多人被錄用了,但跟爸媽商量之後,又很有禮貌的回絕了。

我們還經歷過一個比較誇張的事件,就是我們每個暑期都有實習生,有一次大概也是七八月這種非常炎熱的天氣,實習生都已經在公司開始實習了,有一天有一個婦人按了電鈴就衝進來,問說「我兒子在哪裡?你們把他放在哪裡?」她兒子那個時候剛好在會議室開會,她就衝進會議室歇斯底里大叫,「你們這什麼奇怪的公司,是不是逼我兒子簽下什麼奇怪的合約?」我們當場傻眼,這位媽媽很激動跟她小孩說,「你現在跟我回家,誰叫你出來打工實習的?」那已經19、20歲的兒子很尷尬,但最後還是被媽媽拉回家了,媽媽走之前還不忘放話說要報警。我們只好安撫這位媽媽,後來也跟這位實習生解約。

我發現臺灣的家長,特別喜歡去幫別人負責任,但幫別人負責任不是很辛苦的事嗎?尤其是小孩子已經這麼大了,你還要把屎把尿,還要擔心他念什麼系?做什麼事?跟誰結婚?哇,那真的是一輩子擔心不完。家長這樣子的行為,雖然表面看是為孩子好,但這樣真的是會影響孩子獨立人格的發展,他就會養成一個依賴性,以後他做了什麼事,犯了什麼錯,就覺得這是我媽我爸一直以來幫我做的決定,所以我不需要對這個社會負什麼責任,因為他覺得很多人在幫他負責。這對整個社會有很不好的影響。

Q:你自己是學霸,在你的家庭,或是在你的學習、成長過程當中,有沒有比較對你關鍵影響的人事物?

A:我很幸運,我的父母基本上是讓小孩有很大的自由,相較於學習硬的技能,我的父母覺得品格是更重要的。這件事情,也是我長大之後才慢慢瞭解到,原來父母從小對我的教育,其實是比較重品格和養成或者與團體相處這些面向。所以老實說,小學我的成績真的蠻差,而且是差的蠻有名的,因為那個時候熱衷於參加球隊,喜歡打躲避球,所以我那時候參加了躲避球校隊、田徑隊、還有巧固球校隊,雖然現在身材已經腫到看不出來,但我那個時候就很喜歡體育活動,所以參加了大量的體育活動,幾乎沒在念書,就跟著同學鬼混,然後也跑去社區,找老人下象棋,所以我下象棋是從翹課學會。但是回頭來看這個成長歷程,對我是重要的,因為我父母不會因為我成績不好,就否定我這個人。

從國中起,我開始覺得讀書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也是因為我的父母不斷灌輸我這個觀念。但是我覺得最重要、形塑我的,真的就是在高等教育之前的一段可以探索自己的時間。我也很喜歡打電動,看漫畫,很多家長會擔心,看漫畫打電動都一定變成壞小孩,我覺得這個就是刻板印象。當然過度的沉迷一定是不好的,就像過度沉迷社交媒體也一定是不好,但是並不是說,凡事都是零或一,就像開關一樣。

我後來才理解到這個是一段探索的過程,很多人是沒有這一段過程的。所以我們會注意到很多的學生大學畢業之後,才開始探索自己,一直念碩士博士,一直念一直念一直念,念到後來,他還是不知道自己是誰、自己的興趣是什麼。而我到了大學的時候,已經非常篤定我一定要念軟體,要念資訊,還要念管理相關的一些學門。

Q:你是 AI 專家,你怎麼看未來老師的角色?

A:最近大家很焦慮,因為會覺得說 AI 可以取代人,那人到底意義是什麼。但是我在這邊是持相反的看法,如果你真的務實去思考的話,AI 永遠是一個輔助的工具,如果它變成一個主角,老實說人類的意義才會不見。但我覺得人類不會往那個方向去發展,就跟以前面對所有新技術一樣,每次都擔心說人類社會就完蛋了。結果這些事情都完全一件都沒有發生。

教育其實也是一樣,從以前到現在,科技當然會對教育產生很大的改變,但這一波的 AI,其實我們看到的反而是它讓教育工作者的角色變得更加重要。這個是我確定的一個結論,今年四月底,五月初,世界經濟論壇發表一份關於未來工作、幾百頁的報告,討論到底整個世界未來的職業會長什麼樣子,裡面有一個很令人印象深刻的統計:未來需求最大的十大職業當中,有三個是老師,高教老師、技職老師和特教老師。

ChatGPT 剛出來的時候大家說,AI 已經這麼強、無所不知了,老師懂得會比 GPT 多嗎?這是非常粗暴、魯莽的言論,Google 的記憶能力也比我們強,但 Google 沒有取代掉所有老師,YouTube 也沒有,雖然學生現在上課去查 YouTube,然後嗆老師說錯了,但這並不影響老師的角色。其實 AI 也是一樣,先不要講 GPT 有的時候會吐出錯誤的答案這些細節,你說老師的重要性是上升還是下降?我認為答案完全是上升,無論是父母或老師,都可以把 AI 當成是一個輔助的工具,引導小孩。

比如說,我太太畫圖的能力大概跟我女兒差不多,但是她對新科技接受度非常高,所以嘗試用這些 AI 畫圖軟體,跟我女兒一起創作故事,已經畫出了兩本童書,混雜了很多角色在裡面,當然這個沒有出版,因為這些 AI 軟體有時候會畫出一些沒有版權的內容,所以不適合出版。但是它其實賦予了教育工作者原本沒有的能力。

AI 不會取代掉老師,未來還會非常非常缺乏老師,而且科技越發達,人與人的互動越珍貴,這件事情也不會改變。

從這樣幾個趨勢來看,我覺得對於教育也好,對於學習也好,大家大可不必焦慮,因為我們在全世界真的已經看到教育的現場,都融入了 AI,它的學習效果其實是更好的。

我不是教育專家,但我覺得教育是一個高度客製化的事情,很多時候教育的重點,其實是在陪伴,而不是說到底學到什麼硬知識。老師最重要的是在學生過不去、卡住的時候,及時的幫他導正一下,就像划船一樣,有時候會不小心卡到一個石頭,但是你只要稍微移動一下方向,它就順流而下。我覺得教育永遠是一個高度客製化的行業,它的本質不會改變,最重要的其實教育是陪伴,並不是一直在教硬的知識而已。

Q:愛卡拉成立12年,不斷創新技術、發展新產品,你總是在 AI 最前端的浪頭上,請問未來的人才必須要具備哪些的條件跟能力,才能夠與時俱進,面對變化越來越快的世界?

A:公司和我個人從事 AI 的研究,超過18年,這過去20年大概就是人類社會,科技進步最快的一段時間,對整個企業的經營,或者是教育的改變還有塑造,都產生很巨大的影響。我們其實在這過程當中,跟著這個浪潮不斷的在前進,一件明顯的事情就是,「與時俱進」這件事情真的很重要,因為我們做的東西是完全都是新的,我們用的技術可能今天不存在,明天會突然出現,所以不斷學習這件事情,就變成了我們在經營公司的時候,一個很主要很主要的理念,所謂的終身學習就是與時俱進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元素,也越來越重要。

因為所有東西都是新的,可能過兩天過一個月、三個月,它就重新翻盤一次,所以每個人、不分年齡,都要不斷重新學習,就算你是受過高等教育畢業了,在社會上工作了20年,你還是要重新學習很多東西。

這其實已經打破了以往我們對教育的認知,好像離開學校進入職場之後,我就定型了,以前學的知識,我可以用10年、20年、30年,一直用到我退休,這個假設在過去20年已經被打破,現在離開學校並不代表自己的學習已經完成,而是變成一個終身學習,所以我們一開始其實就把這樣子的理念,就灌注在我們公司的經營上面。大家覺得講得很容易,但是真的要做起來非常困難。

Q:現在的孩子應該要學什麼,接受到哪些的培養,才能夠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

A:我覺得學習的基礎是自信,自信是最重要的,有了自信,再下一階段就是自我管理,第三個才是自學,所以我覺得現在的小孩,或者是說未來的幾個世代,包括我們這些成年人,其實都要重新學習,就是說我覺得自信、自我管理,加自學,是所有終身學習的基礎,因為它可以讓你自轉。

我們在講學習的時候,常常會冒出的一個念頭,就是說「我要跟誰學?誰要來教我?」但很多時候很多東西,你必須自己去找答案。我發現真正有自信的人,他才會去跨過自動學習的門檻,很多人之所以不會去主動學習,是因為他怕自己學不會,他怕沒有面子。

很多孩子(包括我女兒)會出現抗拒學習,或者態度比較差,或者常常學到一半會說,「我好累喔,我要休息了」,但這個時候你就要去辨識,到底她現在遇到是真的學不會呢,還是她只是無法面對挫折。有些小孩會覺得「學不會就好沒面子」,所以不要在爸爸媽媽面前,或者是同學老師面前丟臉,他寧可逃避學習,這並不代表他學不會,有的時候其實是一個自信心的問題。

所以我一直都覺得,現在的教育真的應該談的,其實是軟性的技能,從自信、到自我管理,到自學,這個三步驟非常清楚,也是我用在自己,甚至於是自己女兒身上的一個教育方式。

(原文連結: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008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