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第一位新住民校長貢寮國小楊小梅校長,原本對自己的成長歷程和身分沒有自信,校長甄試考了5次,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行政工作,為何她甘之如飴?
楊小梅從汐止千人大校,到全校僅26位學生的貢寮國小擔任校長。黃建賓攝
10 月中秋陽炙熱。從貢寮火車站步行 5 分鐘到新北偏鄉學校貢寮國小,校園中不時傳來火車駛過的聲音。
「草莓校長好!」五位 2 歲專班的小朋友,跑過來跟 9 月才上任的校長楊小梅打招呼,一個孩子緊緊抱住蹲下來的楊小梅。「很難想像這些孩子在開學時,還哭得聲嘶力竭,好像我們是壞人一樣,」楊小梅笑著跟我們解釋,因為和「小梅」音相近,「草莓」成了她的暱稱。
貢寮國小是楊小梅擔任校長的第一個學校。從任教 24 年的千人大校汐止金龍國小,到「全校人數跟金龍一個班差不多」的貢小,這條校長之路她走了近十年,校長甄試考了五次。但這也是她從自信不足,到成為全臺第一位新住民校長的覺醒之路。
楊小梅來自越南。9 歲來臺後,不懂中文、家境清寒、童年艱苦,當時的她只想盡快和同學一樣,從不主動告訴大家自己的身世。後來進入學校服務、屢屢獲獎,她依然不輕易提及自己的身世,擔心別人會認為「獲獎不是我的努力,而是因為跟人家不一樣、要凸顯新聞」。
其實楊小梅能在行政工作上發光發熱,正是因為她能同理新住民孩子和家庭「那種無力感、那種什麼都不會的擔心恐懼」。她發現,自己在沒人要接手的行政工作中,找到可以幫助更多孩子和家庭的責任和成就感。
理解孩子「什麼都不會的擔心恐懼」走上行政之路
她在金龍國小擔任過輔導、教務、學務、總務四處室主任,為了更勝任總務工作,她還取得「採購法」證照。她認為讓新二代選修母語是重要的文化教育,讓孩子清楚認知這個母語是自己的文化優勢,父母的背景才不會成為綁住自己的枷鎖。因此她爭取讓新北市的新住民學習中心、國際教育文化中心設在金龍國小,前者為了大人孩子的學習,後者是推廣更深的交流和普及。她推動客語學習也屢屢獲獎。
她陪伴過各樣孩子。有情緒崩潰、自傷的,她同時引進社工、心理師資源,最後幫助孩子在體育運動上找回自信;也有媽媽是新住民,爸爸家暴,社會局介入進入寄養家庭的孩子,她總用溫柔和堅定地擁抱,面對孩子的踢、拉、哭、大叫等防衛行為,也教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並透過親子共學課程,與媽媽建立關係。
楊小梅不是口若懸河的人,她的輔導特質,讓她和一般學校的行政人員和主任不同。同事汪以君佩服她「總能看照到學生更深層的部分,孩子和她聊過都會開心起來,跟家長的溝通也很有技巧,讓大家都願意一起工作,她當主任時志工人數最多」。汪以君形容她「很溫暖、很 Peace,從來沒看過她生氣,也沒看過她嘆氣」。
歷經5次校長甄試才知自己優勢
歷練過各處室、個性平和的楊小梅,覺得「好像可以站在更高的位置,去看到不同的事情,也希望為這個學校再多做些什麼」,於是去報考校長甄試,但卻屢試屢敗。
她分析,自己的基本分數(年資、得獎紀錄)沒問題,筆試低空飛過,幾乎每次都進入複試、口試,但面對學校經營的想法,或是發生某些事,會怎麼處理等問題,她發現「自己都不會答,也答不好,連多加練習都不行,口試越考越差。」
到了第三次,金龍國小同時有三人報考,結果其他兩人考上了,楊小梅又落榜。「大家那時候不敢講話都很低調,第二天上班突然問了我一句『你還好嗎』,我就啪啦整個大哭,哭完之後只能回家。」當下她把所有準備考試的東西全部拿去回收掉,想要放棄了,但想到母親曾經說過想看到她當校長的那一天,間隔一年她又回到考場。
第四次還是沒考上。很多之前合作過的前輩校長都覺得很不解,建議她去參加秀朗國小校長曾秀珠的讀書會。輔導許多人走上校長之路的曾秀珠,曾任新北新住民教育諮詢委員,認得楊小梅是「認真的主任」,跟她聊才知道她也是新住民,但「她自信不足,總覺得別人比她好,不知道自己的優勢,」曾秀珠說。
曾秀珠一面肯定楊小梅的成長歷程,讓她看見自己可發揮更大的影響力,更抓出「全臺第一位新住民校長」這個梗,凸顯楊小梅的定位和使命。2019 年楊小梅獲頒行政類師鐸獎,同年考第五次,楊小梅對自己下了一個願,要當全臺第一位新住民校長,終於成為候用校長,在新北教育局服務了三年。
自己也曾是學習弱勢
在整個考校長歷程中,楊小梅才開始整理自己的童年,以及自己為何特別懂得同理、願意陪伴新二代、學習弱勢孩子和家庭。因為她自己也曾經是學習弱勢。
60 年代後出生長大的臺灣人,很難想像楊小梅可稱為「難民」的成長經歷。
楊小梅(左一)全家在越南拍攝的全家福。圖片提供:楊小梅
70 年代,她的父母為逃避南北越內戰和排華政策,千辛萬苦帶著 9 個孩子來臺灣。他們先被安置在軍營,後來被安置到今天臺北市的安康社區,全家 11 人住在 14 坪大的公寓裡。後來,哥哥姐姐陸續去住校,排行老七的楊小梅帶著兩個妹妹和小哥哥四人,被安置到虎林街上的救總(中華救助總會)兒童福利中心。
「類似寄養家庭的概念,裡面住各式各樣、來自不同地方的孩子,六層樓每層有四到五個『家庭』,每個家庭八到十個小孩,有一個阿姨照顧食衣住行,甚至簽聯絡簿、督促寫功課,就像我們的『媽媽』」楊小梅回憶。她和兄妹們分屬不同「家庭」,每到周末才由父母接回真正的家。從小二到國三,楊小梅都在這裡生活。
當時不會說中文的楊小梅,10 歲起上興雅國小二年級,年紀始終都比班上同學大,但她總是盡量讓自己跟大家一樣。「我很乖都不講話,就乖乖坐在那邊,三年級的老師可能發現說這個小孩太乖了,就會多跟我互動,」她說。慢慢的,身高、語言、功課都跟大家一樣了,她從不主動告訴大家自己有不一樣的身世。
小時候每逢週日被送回中心、站在二樓揮手跟爸媽說再見時流的眼淚,她也往肚裡吞,沒跟任何人說。「那時候其實會怨爸媽,為什麼要把我們帶來臺灣,」中年過後,楊小梅才心疼爸媽把孩子都送走的無奈和辛苦。當時的安康社區龍蛇雜處,就像個貧民窟,在兒童中心有統一管理,每天下午還安排社團活動,「我沒學壞還要感謝爸媽,幫我們做了比較好的選擇,兄弟姊妹是爸媽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楊小梅現在說起來還是會掉淚。
連結東北小校聯盟帶給孩子更寬廣的視野
帶著從小父母的期許:「曾經接受過幫助,未來要想辦法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去擴大資源,幫助更多人」,來到占地 1.83 公頃的貢寮國小,楊小梅還在熟悉環境,但想法已經源源不絕。
她想善用豐富的生態,設計成課程。不論是全臺唯一流經校園的這條小溪;還是學校圍牆外掉滿柚子、偶有山羌、食蟹蠓經過的那條步道;或是把附近的養鴨、養鵝人家、荷花池,變成絕佳校外教學路線和睦鄰對象⋯⋯
貢寮國小內有一條小溪,楊小梅正想辦法整治、並設計成課程。黃建賓攝
她還要適應這邊的動物、昆蟲們。「校長宿舍外面看到很多條小蛇,是有毒的,還有人面蜘蛛,還有最近兩次在校園裡找到虎頭蜂窩⋯⋯」生活圈在臺北、新北市區,楊小梅最遠到中壢念中原大學,除了害怕,她也擔心這些昆蟲們也可能威脅到孩子的安全。
她也掛心孩子的身心狀況。「全校 26 個孩子,有 8 人鑑定是注意力不集中或學習障礙,還有幾人在觀察中。」老師們已經做了家訪,有輔導經驗的楊小梅拜訪了里長,也計畫視需要再做家訪。
她積極連結「東北小校聯盟」。和大貢寮區五所偏鄉小校一起舉辦小鐵人比賽,一起進行移地學習、走草嶺古道、辦畢業旅行⋯⋯「這就像一個支持系統,因為老師不夠,學生人數少,辦理任何的活動都不好玩,透過聯盟,可以增加孩子的群性關係,也看到外面的世界。」
楊小梅深知任何改變無法一蹴可及,但要溫柔的開始。
她念茲在茲的是,文化沒有優劣,只有差異。身為全臺第一位新住民校長,她感受到的與其說是壓力,更多的是使命感。她要以身作則,「我們說包容或接納,還是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最好是一種雙向的關係,願意去理解和學習不一樣的文化和事務。」
貢寮國小楊小梅校長。黃建賓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