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獲師鐸獎的楊俊毓教授以文學天賦出版三本著作,均兼具教育及公益精神。(攝影:孫立珍)
從小看到父親奉獻於教育,高雄醫學大學講座教授楊俊毓從沒想過自己亦會為教育付出一生。父親生前曾兩次榮獲臺灣省特殊優良教師及全國十大輔導楷模,他則於校長任內榮獲師鐸獎,父子一脈相承實為杏壇之光。楊俊毓迄今共出版三本暢銷書,版權費則全數捐出濟助經濟弱勢學生,此義舉不僅結合教育及公益,也象徵著父子倆對教育使命的傳承。
想起父親楊連益對教育付出長達45年,楊俊毓充滿驕傲與感動,他回想,父親原本是國小老師,隨著9年國教實施,苦讀參加檢定取得國中教師資格。即便早出晚歸騎著單車上碎石子路,到5公里外的學校教學,父親也甘之如飴。
出生臺南七股的楊俊毓說,當時教師薪資有限,身為家庭主婦的母親還需務農補貼家用。但父親堅持在課後免費輔導清寒學生,讓學生不僅考上高中第一志願、當上法官,亦培育出國小校長,學生每年都會親自上門感念師恩。
楊俊毓教授的父親楊連益先生。(圖片來源:楊俊毓)
父親不放棄任何學生,言教與身教影響至深
楊俊毓的父親是一位深具教育熱忱的老師。帶領升學班時,他能讓班級升學率穩居第一;即使是非升學班,他也從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他鼓勵學生學習一技之長,先學會養活自己,進而有能力照顧家人。他還特別重視生活態度,要求整潔比賽務必拿第一,並對學生說:「咱們不能連掃地都掃輸,不能一無是處。」藉此激發學生的自尊與榮譽感,從生活細節培養責任與成就感。
過年放假時,楊俊毓會幫父親自製教材,父親的有教無類,以及對學生無私的愛,對楊俊毓發揮言教身教的影響。因緣際會下,楊俊毓也走上了教職之路,他最感謝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指導教授柯源卿及妻子邱慧芬,前者讓他由申請公職轉而進入高醫大公衛系任教,後者則是他獲得公費出國攻讀博士的最大功臣,順利展開在校「從小兵當到將軍」的生涯。
高醫大創校首位非穿白袍的校長,百株玫瑰傳達愛校情感
「高醫大是我第一個工作、也會是最後一個工作」,楊俊毓教學及行政資歷兼備,是創校71年來第一位非穿白袍的校長。熱愛高醫大的他為校開闢玫瑰園,慶祝創校70周年時,種下70株玫瑰。之後增加為99株,代表愛校長長久久。最後再增加1株,變成100株,代表愛校百分百。
楊俊毓教授是高醫大創校71年來第一位非穿白袍的校長,親植百株玫瑰傳達愛校情感。
作為臺大公共衛生學系第七屆畢業生,以及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第一屆講師,楊俊毓對公共衛生系的發展懷抱深切期許,尤其人的生、老、病、死都和公衛息息相關,公衛不是醫治個人、而是醫治群體的疾病。
「教育是百年樹人,現在種樹,時間久了自然會開花結果」,楊俊毓秉持這樣的理念,在教學上始終以學生為本,首要目標就是「把學生教好」。他強調「能近取譬」,善於運用歷史故事或日常現象,來說明教科書中抽象、難懂的理論,使學生更容易理解。他也要求學生反覆思考與內化所學,因為「學而不思則罔」,唯有真正領悟,才能建立起最適切、最成熟的觀念
除關心高等教育,楊俊毓從副校長任內開始寫作,以古鑑今針貶時事,投稿於媒體。累積相當篇幅後,他出版《俊逸文集》及《毓馨文集》兩本書,是近2萬冊的暢銷書,新書《俊毓隨筆(一)》亦於114年出刊。《俊逸文集》中的「人不可以無癖」一文更獲選翰林出版社國三國文教科書,連國中生都是他的小粉絲,而他也戲稱自己是「醫學大學的中文系教授」。
看著父親長年無償輔導家境清寒的學生,再加上老天賦予的文學天分,心懷感恩的楊俊毓決定拋磚引玉,將三本著作的版稅全數捐出,用以支持高醫大「起飛圓夢助學計畫」,幫助經濟弱勢學生。這三本書不僅承載教育意義,更兼具公益精神,也讓他為寫作投入心力、甚至因長時間伏案寫作導致肩膀痠痛而接受復健的辛苦,不致徒勞。
高雄醫學大學講座教授楊俊毓(右二)於校長任內榮獲師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