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長庚國小老師蔣珮琪,教書七年都帶班當導師,她曾試過各種方法希望提升學生學習動力及向心力,成效卻有限。後來,她決定降低導師的高度,把教室的主導權還給學生。
讓學生當家,自己管理班級後,學生的表現讓蔣珮琪驚喜,「不但責任感增加,會主動關懷別人,還能自動自發學習。」她說:「我不講話,閉嘴了,孩子就說話了,」
蔣珮琪說,現代家庭孩子生得少,父母教養方式導致不少孩子自我主義強,不懂關懷他人,教師需要花很多力氣訂定班級規則,規定學生該做的事,但仍常發生班級該做的公共事務沒人做,「苦口婆心講到喉嚨都啞了,孩子依舊沒改變。」她嘗試融入自身所學的「兒童戲劇」專長,用角色扮演帶全班一起「演戲」。
學《哈利波特》,班級分學院
去年她帶的班升四年級,開學時她宣布:「今天起我是『校長祕書』,負責協助班級事務,以前獎勵處罰都由老師訂,現在交給你們自己訂。」她把學生依學業成就及性別均等原則以S型做異質分組,師法J. K. 羅琳小說《哈利波特》裡,霍格華茲魔法學校的制度來經營班級,讓班上各組以「學院」形式存在,學生替自己學院取名,如:正義學院、怪獸學院、天使學院等;校長祕書帶領全班討論訂定「學院組織章程」後,各學院選出院長、主任、祕書及校評委員等幹部,再由各學院討論班級獎懲制度及值日生工作;並透過學院同儕互評,最高分學院可享有和校長祕書共進下午茶的「午茶貴賓」榮譽。
全班分為五學院,值日生工作由各學院每週輪流負責一天,學院要自行分配每個組員的工作內容。每週一個午休召開學院會議,各學院報告一週工作狀況;另外,每週有一次晨光時間召開校務會議,學生擔任正式會議角色,檢討班級運作效能。開會時每個人都能上台發言表達意見,一年開了四十次會議,其中三十九次學生都有議題提出,內容包羅萬象,包括午餐打菜時間、教師授課如何公平的讓每學院都有發言機會等。
同儕監督比老師碎唸更有效率
這種模式對四年級孩子來說會不會太早?蔣珮琪說:「大人往往不夠相信孩子,沒有足夠空間讓孩子嘗試錯誤,只要願意把權力還給他們,孩子就會動起來。」她舉例,小彥原本是成績低落、沒有責任感也不願學習的孩子,被選出擔任學院校評委員,負責記錄其他學院的加減分,但他沒認真登記,造成其他學院反彈,在學院會議提出討論解決辦法。以前碰到問題就大哭耍賴的小彥,竟向全班道歉,並保證隔天一定完成,結果他真的準時完成工作。「事後班上沒人追究小彥責任,小朋友都看見他的進步。」
學生的成熟更讓蔣珮琪驚豔。某次期中評量後,班上學生和英語老師為某題語意不清的題目爭辯了近整堂課,有學生發言:「老師,我們不是要吵鬧,只是想讓您知道我們為什麼要堅持跟您討論,希望能建議您下次出題避免再發生同樣情況。」蔣珮琪說,當下她看到學生的態度溫和有禮,而非為了爭取分數氣急敗壞。
學院不僅在班級經營上運作,課堂上課也是學院模式。蔣珮琪進行讀報和閱讀教育時,各學院選出導演,以時事或共讀書為素材選角、排戲,團隊合作完成。
哪個年級適合學院運作?蔣珮琪認為,一到三年級孩子對會議及公共事務運作仍在學習階段,由於要花很多時間在「討論」這件事上,學生要有基本的討論概念,也要熟悉會議運作形式,她建議可從三年級當預備期,教師先建立學生正確觀念,四年級起再正式運作。
蔣珮琪還強調,導師雖扮演「校長祕書」,不涉入學生事務,但並非全部不管,而要從旁協助;尤其課後說明及輔導很重要,特別是會議上有針鋒相對、少數服從多數的狀況,學生各自表述後若意見被駁回產生負面情緒,教師就需課後輔導,讓學生了解表達心聲、良好溝通及會議效率等關係。
「班級經營和老師的風格有關,關起教室的門,老師仍是主導者,這時要看老師願意放手多少、願意相信孩子多少,」蔣珮琪說,當老師腦中不再充斥著要對孩子說什麼,就可以騰出空間好好聽學生說;學生一旦獲得尊重,就會思考如何替團體和自己發聲,並和團隊共尋解決方案,對學習自然而然就動起來了。
資料來源:2014-09 親子天下專特刊 26期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