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去高中老師鐵飯碗的許芯瑋,憑著滿腔熱血,在台灣推動設計思考教學,並協助老師落實在課程中。她認為,設計思考不是技巧問題,而是心態能否調整。
圖片來源:楊煥世攝
廁所有臭味、不知道怎麼和老師溝通、發現天使班的同學沒有玩伴、學校附近的溪流汙染嚴重、覺得台灣的環境對移工不友善、泰雅族的傳統編織文化逐漸消失……這些問題能怎麼解決?
創意,是孩子天生能力
一場八分鐘演說,促使當年不到二十五歲的高中老師許芯瑋,辭去教職鐵飯碗,成為「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Design For Change Challenge,簡稱DFC挑戰)」的台灣發起人。
過去六年,許芯瑋帶著一群年輕夥伴,陪著國中小的老師及孩子們,透過設計思考的方法論,在台灣校園推動改變。
他們不只提問,更透過實踐找到改善方法。希望在制式化教育中,讓孩子更能貼近自己生活,培養自信與行動力。「創意是天生的能力,只是我們把它掩蓋掉了,」許芯瑋說。
從二○一○年第一屆只有四十八件完成的挑戰行動,今年有兩百件行動案。許芯瑋觀察,早年投入設計思考教學的老師雖然數量少,但是先期行動者,非常熱血。近兩年,在翻轉教育氣氛下,吸引愈來愈多老師投入,反而要將整個設計思考的做法,從量化的推展,轉向質化的深耕。「之前我去各地演講,多是分享各學校的成功故事,但現在我反而更想分享失敗的經驗。」
深入討論,別急著打斷孩子
許芯瑋指出,從老師到家長,第一個要轉變的就是態度。「設計思考不只是技巧問題,而是心態是否能夠調整。」
第一個挑戰是老師的定位,必須從「教導者」變成「引導者」。前者是單向傳遞訊息,後者則是在目標導向下,以學生為中心,帶領互動討論,確保流程進行順暢。
設計思考講求同理心,DFC也透過工作坊形式,讓老師經過體驗覺察自己感受,跳脫既有教學框架,以便運用同理心聽懂孩子的語言,回應孩子的需求。同時也編寫教學手冊,幫助老師掌握在上課時有個參考的方向。
去年開始DFC也開始推動教師小聚及大推手活動,讓老師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交換資源及想法,減少教學的挫折感。
老師不必要求自身的完美,對待孩子也是
今年的行動挑戰活動上,最讓許芯瑋感動的,是一群來自尖石鄉的泰雅族孩子們,他們希望保存泰雅族的編織文化,雖然最後做出來的只是小小的布料,在台上發表時,看起來不夠明顯,表演合唱的歌聲也有些不整齊、破音,「但他們真的很有自信、也很開心地樂在其中!」她說,創意不會是一開始就完美,就像設計思考很強調,必須一直去測試討論,「很多好的想法,往往就在大人們認為的不完美中被抹煞。」
「只有自己行動了,才能看見更多的可能性。」許芯瑋說,看到那麼多孩子的勇敢與創意,也讓她自己覺得可以做更多、更好,有勇氣在設計思考這條路上走下去。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