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師鐸獎得主 讓弱勢生吃飽、穿暖、學才藝的校長陳雨水

新北市土城國小校長陳雨水從事教職36年間,總想盡辦法結合社會資源,讓弱勢孩子安心上學。他告訴學生:「接受人家的捐助是一種愛,有能力時要把愛傳承出去,回饋、關懷社會。」

陳雨水對弱勢學生的愛,和自己的成長經驗有關。從小家裡務農,家境並不寬裕,父母忙著農事,無暇關注他和弟妹,直到初中畢業,才有機會看到第一本課外書,「我才發現除了課本外,還有其他書籍可以讓我增廣見聞。」為了減輕家計,選擇就讀師專,服役期間,遭逢父親車禍驟逝,家庭經濟更是雪上加霜。

「以前社會救助管道少,清寒家庭的機會比一般人少,弱勢單親家庭生活的壓力,外人真的難以體會」。當時,他下定決心:當了老師後,要竭盡所能幫助弱勢孩子。

師專畢業後,分發到新北市貢寮區的偏遠地區豐珠國小服務,他帶著學生把學校周圍的荒地闢建成農田,也陪學生練舞獅、學國術,放學後更義務幫孩子課輔。他說,很多學生家裡農忙,父母沒時間看顧孩子,放學只能任其到處遊蕩,但只要學校及老師給予他們多點關懷,孩子就能快樂成長。

甫任校長遇到大風災 危機反成助力

陳雨水一路從老師做到主任,十五年前當上校長,剛就任即遇到納莉風災重創校園。陳雨水回想,2001年八月一日他到新北市雙溪國小就任,九月十六日就遇到納莉風災襲臺,學校一層樓全部泡在水裡及土石堆中,「地方救災人力機具全集中在更嚴重的災區,我人生地不熟,只好挨家挨戶拜託家長幫忙,老師也放下家裡淹水災情,每天到學校清理校園。」陳雨水每天開好幾小時的車從雙溪、深坑、永和到板橋,一路接送老師到學校幫忙,親師協力救災,短短一週學生就順利復學。

「我把危機轉換成助力。」沒想到,這場颱風,也把社會溫暖的愛帶進校園,成為陳雨水校長之路源源不絕的助力。

當時,全校學生的家幾乎都淹水,學生沒有制服及課本,陳雨水透過之前在海山國小當主任的人脈關係,找到世豐善智會、臺灣慈幼會等慈善團體,不僅捐助了孩子衣物,讓學生可以順利上學,也陸續結合家長會力量及核四廠回饋金設立清寒獎助學金及溫暖補助金。在雙溪的四年期間,他更自籌資源,免費提供全校學生冬季及夏季運動服裝及外套。

學生要穿得暖,也要吃得飽。早在縣市政府開辦「幸福晨飽」,提供弱勢學生免費早餐前,陳雨水就注意到學生的早餐問題。他在頭前國小當校長時,發現許多學生不是拎著早餐上學就是沒吃早餐,他爭取學校家長會榮譽會長陳吉良支持,協調鄰近早餐店每天提供現做早餐送到學校,只要經導師認定為需要協助的學生,就可享有免費早餐,不好意思領的學生,也有專人送到班級。每逢過年過節,陳雨水更準備月餅、粽子及紅包等,送給弱勢孩子,讓他們也能享有過節的歡樂。

弱勢生更需要多元學習

對學生的協助,不僅於物質層面,陳雨水更在意弱勢學生的多元學習。在雙溪,學校原本沒有社團,陳雨水為了讓學生學舞蹈,不惜每週開車近五十公里從板橋到雙溪接送舞蹈老師到校教學生;他也在教師建議下,籌組直笛隊,每個孩子都能免費擁有直笛,快樂學習,在音樂比賽屢獲佳績;也成立單車隊,帶著全校學生騎單車認識在地好山好水,師生所騎的單車路線,被教育局納入全市十八條藝術與人文踏查活動路線之一,吸引許多外校師生參訪體驗。到了頭前及現在任職的土城國小,陳雨水也秉持相同信念,成立多元社團,引入扶輪社資源,開辦免費陶藝課程及低成就課業輔導班等。

學生除了可參與多元社團,陳雨水也長期籌措經費帶著弱勢家庭親子一起到國家音樂廳、戲劇院欣賞藝文表演,每學期一到兩次包遊覽車並提供午餐及晚餐,讓弱勢孩子也有機會親近藝術,體驗不同文化活動。

「孩子的學習不是只有單一智能,只要有人指導,給予適當環境及機會,學生有了展演舞台,就能表現精彩。」尤其在球隊、樂團等團隊裡,更能學習團隊合作及同理心,「多元社團學習讓學生不僅有了快樂童年,還能學到陪伴他一生的技能。」

從小校到大校,從偏鄉到城市,陳雨水始終秉持愛的信念,以「敬人敬事敬團體」的精神,用心深耕,全面觀照每一個學生,更把弱勢孩子的教育與關懷當成校務推動的重要任務。他說:「這是我應該做的事,尤其我在校長這個職位,有能力可以多幫助人、多照顧一些學生。」

當校長,總是要放下身段、募集資源,不覺得辛苦嗎?陳雨水說:「只要讓學生快樂上學,老師歡喜教學,家長對學校有認同,就會欣然助學。」他總是抱持著這樣的信念,把學校辦好,「當學校有了轉變、出現亮點,獲得親師生都認同,資源自然源源不絕進來。」

 陳雨水認為學生需要多元學習的舞台。圖片提供:陳雨水

陳雨水(後排中)引進許多社會資源,開辦多元學習活動。圖片提供:陳雨水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