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以玩為目的」是屏東縣大同中學教師郭欣芝的生活態度,她說自己是個愛玩的人,也把「玩」的哲學運用在教學,不管是班級經營還是數學課,她都陪著學生玩得有聲有色。
郭欣芝在國中、小時就經常擔任班上小老師,國中導師發現她有「當老師」的潛力,更常給她上台解說的機會,還會告訴她,哪裡可以講得更清楚一點「那時,我就決定以後要當老師。」郭欣芝有個姊姊,數學不好,常說「想到數學就害怕」,更激起她:「要當讓學生不害怕學習的老師」。
跟學生一起玩線上遊戲出任務
愛玩的郭欣芝,大學社團玩康輔、平日她也愛玩線上遊戲。沒想到這「愛玩」的個性,在教學現場大受歡迎,她當實習老師時,運用自己正在玩的線上遊戲「天堂」設計課程活動,把學生依照遊戲裡的盟隊分組,數學課時用遊戲卡或魔法卡讓學生解題,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並從中學習團隊合作;課餘時,郭欣芝也會在遊戲裡和學生相遇,一起組隊出任務打怪。
「我不是刻意要和學生拉近關係才去玩遊戲,而是我本來就會玩。」郭欣芝的教學始終秉持「玩」的信念。她玩教學,班級座位是運用分組合作學習的概念,座位排法不死板,而是鼓勵學生自由發揮,班上座位常出現「玉米鬚、螺旋狀,甚至出現杜拜塔」。
在她的數學課,學生不僅要動筆計算,還常要動手做,就像一堂藝文課。她教學生剪紙學線對稱;玩七巧板、畫纏繞畫的曼陀羅學平面幾何;摺紙學立體圖形;還模仿魔法藝術家艾雪畫鑲嵌圖形。
師生不僅數學課會玩,地理、國文等都能跨領域地把遊戲精神融入學習。郭欣芝看到學生的地理課正在學印度風情,就自己買了刺青顏料,帶著全班學生一起在手腕上畫禪繞畫,學生都驚呼:「好像真的在身上刺青」「好有異國風」。
分組學習 融入團康樂趣多
「我會在學生壓力很大,看到他們都快『炸掉』時,即時帶著他們『玩一場』,讓他們能紓壓。」大學時就常在社團帶活動的郭欣芝,設計分組學習時,會融入小團康,像是鼓勵各組發想精神隊呼、小隊競賽等,因此養成學生為了團隊榮譽,自動自發的學習習慣。「學生會自己抽背英文、國文,自己找小考時間,相互幫忙改考卷、訂正,學會自己對成績負責。」
每接一個新班級,郭欣芝會送給學生「十三樣見面禮」。儘管構想是來自作家簡媜的《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但郭欣芝會在每包小禮物禮,放入她親寫的小卡片,針對每個孩子的個性,寫下不同的鼓勵話語,有些學生國中三年珍藏了老師給的見面禮捨不得用,還透過臉書跟朋友分享面紙、ok繃、卡片等是國中最珍貴的回憶。
怎麼會在一開學就了解每個孩子的個性呢?郭欣芝有祕訣,她只要接新班級,就會自願請學校讓她帶暑輔班,提前在暑期輔導就開始班級經營,讓學生還沒正式上課,就有了「我是這個班的一份子」的團隊概念,也讓孩子感覺「在這個班級是溫暖的,我們會相互扶持」。
我的欣芝媽媽
在溫暖的班級裡,郭欣芝就像學生的媽媽,不管遇到什麼問題,學生就會找她協助。她曾幫班上有個愛畫漫畫、也對台灣漫畫家著迷的孩子,在網拍平台標下一整套絕版漫畫,激發他追求漫畫夢之餘,學業成績也突飛猛進。
還有個被郭欣芝稱為「哈利波特」的孩子,父母離異,父親在台北工作,她寄住親戚家,卻住在儲藏室裡,有時三餐沒得吃。郭欣芝得知學生狀況,和她的班導一起默默照顧關心她,替她安排課輔、三餐,後來學生轉學到臺北和父親同住,離去前她寫了一張卡片給郭欣芝:「雖然我沒有媽媽,但妳是我的欣芝媽媽,讓我能有媽媽還在身邊的感覺。」
兩位教師對女孩的關心沒有因為她轉學中斷,平日仍不定時關心她的生活,還趁著學校畢旅到臺北,安排了一場驚喜,已經十八歲在便利商店打工的女孩,看到兩位國中老師突然出現在面前,高興地抱著老師又叫又跳,郭欣芝說:「我每次看到她都會哭,又高興又感動,原本那個住在儲藏室的小女孩長大了,正在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
教書十多年,郭欣芝一路走來,總告訴自己「我可以不一樣」,她總是在思索如何跳脫既有框架,讓教學、班級經營及學習更好玩,她認為:「多做也許有錯,不勞永遠無得」,「當老師這份工作等於玩樂,多做等於多玩,何樂而不為?」。
郭欣芝期許自己做個不一樣的老師。圖片提供:郭欣芝
郭欣芝(左二)總是把玩遊戲的精神融入學生的學習中。圖片提供:郭欣芝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