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工之女楊玲珠,逆轉童年經驗 推動教學改革

位於臺北市南海路上的國語實小,年年招生額滿,是許多人眼中頂著光環的明星學校之一。但即使如此,如今在這所傳統大校。卻正進行著一場寧靜的教學實驗,為學校注入活力。

這場實驗的幕後推手,是出身於礦工家庭,曾於去年(102年)獲頒臺北市特殊優良教師獎,目前擔任國語實小研究處主任的楊玲珠。

「不做,就是維持原樣;可是做了,或許可以看到我們期待的學校風景。」楊玲珠轉述國語實小校長楊美伶的一席話,說明自己當初為何從教務轉戰教學研究,並決心在國語實小推動「學習共同體」的原因。

參訪震撼,啟動教學革命

楊玲珠第一次接觸到學習共同體的概念,是緣於前臺北市教育局長丁亞雯的推薦。丁亞雯在一次的校長會議中,向與會人員推薦了日本東京大學榮譽教授佐藤學《學習的革命》一書。

會議隔日,校長楊美伶在校內教師早會中,興致勃勃的詢問教師參與意願,「印象中,當天一百多位教師,有二十幾位老師舉手,」將近五分之一的票數,讓原本預期無人舉手的楊美伶和楊玲珠很驚喜。楊玲珠也曾猶豫:「會玩真的嗎?」但學習共同體的日本參訪之旅,就在兩個月後浩蕩成行,她成為第一批學習共同體的生力軍之一。

那次參訪,幾次在佐藤學教授的同行與解說之下,楊玲珠大有斬獲,「我看了很感動,因為在課室裡面,我們看不到任何一個客人,」即使有特殊生在班上,楊玲珠觀察到田之浦中學的學生展現等待的耐心,仔細聆聽同學的發言;在教室觀課同時,學生也完全不受「觀課」影響,只專注在自己的學習上。

圖為楊玲珠赴日參訪田之浦中學,學生討論的觀課實況。 (掌鏡者:楊玲珠)

「也是因為看到那樣的景象,我和校長在回旅館的巴士上,就開始討論要怎麼著手、要怎麼做?」楊玲珠回憶參訪結束後,校長曾對她說:「推動學習共同體是很有意義的;而且這事情只會有開始、不會有結束。」校長對改變教學的熱情,她至今印象深刻。

接下校長交付的重任,因緣際會得以到匈牙利、斯洛伐克及中國參訪,「看到其他國家的教室風景,真的會擔心臺灣的未來,教育不能再不改變了!」她語重心長的說。

師資扎根,突破教育困境

在規模達六十班的國語實小,從新進教師開始,就培育學習共同體的種子。

新進教師在實小的第一年是「觀摩學習」,在資深老師的課堂中汲取教學經驗;並在一年後於學校排定的公開教學研修時間做公開教學,老師先擬初步教案,輔以「跑班制度」,讓新進老師可以面對不同班級、不同學生進行教材演練,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與反映;公開教學研修的精神不再像以往讓老師只做完美的教學演示,而是呈現實際的授課狀況,透過觀課紀錄進行對話,不僅充實新手老師的教學,對於觀課者而言,也是一種學習。

此類似於日本教育者佐藤學教授所提倡的「公開教學研修」,楊玲珠進一步說,學校真正想做的是:「讓老師之間也實踐學習共同體,彼此互學、共學、平等、尊重。」

「在教室裡面,教師一定不能自我感覺良好,」楊玲珠從自己童年的經驗舉例:「對於要把學生教會什麼,早年我們的老師往往沒有太多想法、就是照本宣科教完,很少關注學生會不會」,但歷經國內幾次推動教學改革,她直指:「我們不能欺負孩子年紀小,可能不會表達內心的感受,就不管孩子有沒有學會。」她表示老師必須自我覺察:「怎麼讓學生喜歡你的課堂?觀察學生究竟是怎麼學習?」這與佐藤學教授「避免學生被私有化」的概念,不謀而合。

「三不教」原則,訓練學生表達力

除了從行政上推動學習共同體,楊玲珠自己的課堂也出現了改變。

以前的楊玲珠,會讓學生在課堂中寫討論過的習作內容;但是現在的她,卻捨不得將學習時間浪費在回家可以做的事。「因為教書教得越久,愈珍惜上課的每一分鐘,」她希望推動學習共同體,把節省下來的時間,用來聽見孩子更多的聲音。

但究竟要如何把握短暫的上課四十分鐘?楊玲珠分享她自大陸小學參訪的收穫:大陸老師的「三不教」原則─「學生已經知道的、學生自己學就能學會的,以及怎麼教學生都學不會的,都可以不必教」,楊玲珠表示,這讓她更釐清備課的重要與內涵,掌握教學節奏,訓練學生聆聽和表達的能力。

雖然一開始學生沒有聆聽別人說話的習慣,發言時也不知道要說什麼,經過一年的能力培養,她觀察學生有了預習的習慣、對於上課的討論很期待,「當教到家鄉的古蹟探討臺北城的歷史,學生主動向同學提問,如果沒有辜顯榮先生與陳法女士,臺北城的歷史有沒有被改寫的可能?」楊玲珠說,學習共同體讓孩子的學習,超越了課本原先預設的廣度及深度。

圖為楊玲珠公開教學學群老師幫忙紀錄學生課堂討論的情形。(掌鏡者:葉曉晴老師)

楊玲珠推行學習共同體之後,開放教室公開教學(掌鏡者:葉曉晴老師)

改革謹慎,每一步路都重要

楊玲珠身兼行政與教職,也親自見證了學習共同體的效果,但問起學習共同體是否有「標準作業程序(SOP)」、要怎麼迅速推動時,楊玲珠卻說:「我會希望學習共同體的推動慢一些,要改但不要急。」她希望學習共同體的推動只會有開始,而不會有結束,「因為每一次的改革,受到影響的都是學生,影響的是他們的一生。」

問起楊玲珠從事教職的心路歷程,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對教育的重視和謹慎。她說,自己對教育的重視,是源自於自身童年經驗,以及承襲自父親的觀念。

談到自己的父親,她頓時掉入自己家鄉──桃園大溪──的歷史回憶:「一般人認識大溪,往往是因為豆干。但其實豆干是後來行銷地方特色的產物,以前大溪主要的經濟命脈是木器,除此之外,也有礦業,」而楊玲珠的父親,當時正是擔任辛苦且危險的礦工工作。

雖然礦坑工作危險性高,楊爸爸卻告訴楊媽媽:「我們沒辦法讀書,是我們這一輩的悲哀;如果年輕一輩有辦法唸書,一定要孩子唸。」楊玲珠說,數十年前的大環境生活艱辛貧困,「當時做礦工的人,是很少會讓孩子讀書的,更不用說是女孩子」,但楊爸爸的堅持,扭轉了楊玲珠當女工的命運。

親身經歷,苦嚐教育不平等

然而,即使父親秉守「再窮也不能窮教育」的理念,楊玲珠卻還是因感受到了教育的「匱乏」。但這個「匱乏」,並非來自窮困家境,而是教師的偏心。

楊玲珠回憶,當時自己所遇見的國小老師,對學生的「差別待遇」是很明顯的。如家境富裕的孩子可以到老師家補習、坐在教室中央的好位置,她卻被老師安排在邊緣和角落。

在一次戶外教學中,同學在野柳的街上將幾隻寄居蟹「順手牽羊」,隔天老師卻直接從座位中的「貧民區」開始盤問,完全沒釐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國小同學家裡務農,因農忙無法寫功課,老師見作業簿留白,不問原因就體罰。「當時我看到同學一直哭,因為他不敢講原因,」即便事隔多年,楊玲珠說起親身經歷的「教育不平等」,眼中仍落下感傷的淚水。

愛與榜樣,從父親與恩師身上真實體會

曾遇過偏心的老師,但楊玲珠也遇過令她終生難忘的恩師。

楊玲珠十二歲那年,父親發生職災,從此不曾從礦坑中回家。家中突遭變故,讓原本就不寬裕的家境更陷泥淖。然而此時楊玲珠的生命中,這時出現了令她迄今難忘的天使:國中導師藍中正老師。

「因為知道我們家的狀況,藍老師對我的那一份關心,讓我感受到溫暖。」楊玲珠回憶,老師體恤她的家庭遭遇,不僅以最大關懷讓她得以走出失親陰霾,也不像曾碰到的國小老師,會因家境貧困而百般刁難。回憶當年:「藍老師是我的恩師!」也因此讓楊玲珠致力成為一位更好的老師。考上臺北市立師專(後改制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現更名為臺北市立大學)時,楊玲珠對於自己便有明確的目標:「我要當老師,而且要逆轉自己小時候不好的經驗。」

從事教職以來,楊玲珠始終不忘父親對子女教育的堅持,以及國中導師的教師榜樣。即使已獲得特殊優良教師獎肯定,但她對教育的熱忱與高期待,依舊不減,「教育是父親留給我的嫁妝,我要帶著父親的祝福,繼續呵護每一個孩子。」。

下了課,她再度走回校園研究處辦公室,思索近在眼前的每一步決策。在面對每一項教育改革時,楊玲珠總是思考再三,一如以往般謹慎,因為,父親讓她明白教育的改變,足以扭轉一個人一輩子。

國語實小教學研究處主任楊玲珠的教學小錦囊:

小錦囊一:三角形的策略

先點一個聲音音量較大的孩子發表他的看法,再以三角形對角線的角度點小朋友複述所聽到的部分,用自己的話說出,再點此小朋友的對角線學生回應或補充聽到的訊息,幫助學生專注與聆聽,並從中學習組織對話的能力。

小錦囊二:練習回應的關鍵語

 教導學生透過每節課不同與不斷的練習回應同學的訊息,例如:「我認同王小明的說法,我和他在.....看法是一樣的。」、「我認同王小明的說法,但我想再補充.....」、「你的意思是.....嗎?」、「我和小明的意見在.....不一樣。」、「我想請教小明的是....」

小錦囊三:三明治肯定法

 用感謝當開頭將感恩的心(三明治的美乃滋),表達在學習歸納上,把握從「同學對話、學習活動(如小組討論或操作)、學習材料(文本或資料)」三方面(三明治)學到了....」、「回家後,我想分享.....給家人(聽眾)」,幫助學生與「教材、自己及他人」對話。

圖為楊玲珠本人。(掌鏡者:喜樂公關公司的攝影師)

楊玲珠擔任研究處主任,與學校同仁一同進行學習共同體觀課後研修。(掌鏡者:簡榆婕老師)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