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女美術老師劉癸蓉:第一志願看起來好棒,為什麼學生還覺得自己這麼差?

▲劉癸蓉講話輕柔,總是側身傾聽對方說話,不僅是美術老師也像同學的心靈醫師。曾千倚攝

劉癸蓉剛到雄女第一年,思考如何讓美術課不只是教美術,沒想到一個「心靈地圖」教案,意外帶她走進學生們內心的秘密世界,看來擁有眾多光環的第一志願孩子們,原來背負那麼多心事⋯⋯

「美術課,除了傳達美,還能做什麼?」這是高雄女中美術老師劉癸蓉始終心心念念的一句話。到雄女之前,她曾任教於私立高職、私立中學跟國中,常以創意教學獲獎,2001年進雄女第一年,她以「超現實主義」為教學主軸的「心靈地圖」教案,鼓勵學生以圖像展現內心世界跟情感,她每週兩節課跟同學「一對一」掛號,師生在教室角落懶骨頭沙發上聊故事、討論構圖,沒想到,學生的回饋讓她大受震撼。

「有個成績好得不得了的高二女生,她畫了一截中間斷掉的樓梯,樓梯不知道該向上還是向下,她說她不知道為什麼要讀書,不知道未來在哪裡,她的理科很好,家長希望她往理工發展,但是她自己喜歡的是美術跟音樂,她的作品雖然很美,但是很沈重,」學生作品還有「火山爆發」,描述的是成績不好時媽媽的憤怒,好比火山大爆發讓人難以招架,劉癸蓉看著16年前的作品,故事卻依然歷歷在目。

劉癸蓉心想,既然心事那麼多,就讓她們喊個夠!於是她又設計出類比「孟克吶喊」的心事誰人知教案,結合了當時她正在研究的藝術治療理論,讓同學在經過引導之後不僅學到技法,亦藉由作品抒發心情。同學一個個在沙發上吐露內心,她們的困擾不只是成績,還有同儕關係、親子關係,講一講就哭,劉癸蓉就得抱著她們哭,「如果一天我有六堂課,就有一、兩百個故事進來,讓人好心疼,第一志願看起來好棒好資優,但是她們為什麼還覺得自己這麼差?」劉癸蓉說。

用溫柔陪伴卸下第一志願偶像包袱

既然收集那麼多同學的吶喊,劉癸蓉加碼辦了「家長版」的心事誰人知,希望促進親子間的彼此了解。讓人意外的是,這些社經地位普遍偏高的家長竟也有人吶喊:「我不想當媽媽、不想當太太、不想當媳婦,只想做自己!」家長吶喊著沒有時間陪伴、對金錢沒安全感,等到劉癸蓉在他們面前秀出學生的作品,「家長才知道,他們以為自己沒有給孩子學業壓力,孩子卻在家長一個不經意的眼神跟肢體動作中,知道他們對成績的極度不滿意,」有些家長們後來還來找劉癸蓉跟輔導室,深談孩子跟自己的問題。

聽了那麼多的故事,劉癸蓉看見孩子碰到巨大的困難,自認有必要為孩子做更多,她不斷聽故事,跟孩子建立信任,但心力也跟著快速耗損。「孩子太多了,我甚至記不住她們的臉,我記得有一個作品是一條斷橋,她說媽媽外遇,整個家都崩解了,她躺在我大腿上爆哭,我聽完必須要出去喘口氣,才有辦法回來上課,回家後甚至半夜睡不著,最後我自己要跑去輔導室解壓。」

▲ 劉癸蓉收藏的學生作品,每一幅都訴說強烈的情緒跟故事。曾千倚攝

除了跟藝術治療相關的教案,劉癸蓉也從生活中設計教案。比方她觀察到學生手機滑太多了,每天拍拍拍,吃東西以前一定都要花個0.2秒拍照,她便來個「放下手機,看見生活」彩繪課。她先跟同學介紹荷蘭阿姆斯特丹博物館,要求參觀者不得帶手機或任何有拍照功能的工具進入,反而提供畫筆跟畫紙,鼓勵參觀者把看見的東西畫下來。接著她先請同學鉅細靡遺畫下「每天最常使用的一個手機頁面」,再邀請同學帶自己最愛的食物來上美術課,發揮觀察力,畫下食物靜物畫,有同學驚呼:「老師,原來我每天吃的便當長這樣!」

後來劉癸蓉參與了「島嶼的集體記憶」共備計劃,帶領同學畫下家傳記憶簿,有一位魯凱族的同學畫的是家族傳承的琉璃珠,她發現同學的故事非常好,但呈現得不夠好,於是跟同學深談討論如何修改,沒想到同學當下決定重畫,琉璃珠一顆一顆重繪,畫出讓人起雞皮疙瘩的高水準作品,同學告訴她:「沒想到自己可以畫得這麼好。」不過雄女畢竟是升學學校,同學們用盡全力做美術作業,讓劉癸蓉是既感動又難為。

美術課,除了傳達美,還能做什麼?劉癸蓉想做的是,能結合藝術跟生命,帶有情感的美術課,希望藉此陪伴孩子度過求學時光,更培養出一群有溫度的知識份子。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