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妙津老師認為,要走入學生的生命,還是要當導師,緣分才會結得深遠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如何讓他們沉澱下躁動的心,將精力轉為對課業的專注,和對班上活動的投入?
來自高雄明華國中的簡妙津老師靠著聯絡簿中一天一封家書,並善用內閣制原理,賦予班上幹部更多權責與責任心,不僅成功凝聚班上向心力,亦讓她獲得2011年SUPER老師獎項的肯定。
心態歸零,老師也需要學習
簡妙津笑稱自己過去的職業生涯是「天天生氣」,由於班級屢出狀況,讓自己也成為學務處常客……。這樣的困境讓他在學生的需求中看見自身的不足,更意識到「當老師,也需要學習」,於是自2008年起開始參加全國教師生命成長營,至今都積極的參與各種不同的研習,以期許自己在學習中歸零,擴展不同的眼界。
簡妙津分享「想要當一個好老師,要先當一個好學生。」,正因為自己重拾學生角色,才能體會自己在落實的過程也容易出現問題,深刻感受到講師的教導連自己都不見得做得到。這樣的經驗,讓他發現自己的學生有多棒!也提醒自己帶班時應該更放鬆一些,對不同的孩子給予不同的期待,更要懂得善用學生的能力,建立團體規則。
以內閣制,讓學生帶領學生
「老師其實比大家想像的脆弱,尤其是擔任班導師的角色,只要有一兩個學生狀況較多,或無法融入班上,都會成為老師心裡很大的負擔。」,尋找方法,成了簡妙津積極處理問題的方向,所以當時有很長一段時間,每到中午時,他就和幹部們拿著板凳和便當,一起開會討論如何改善班上的各項問題。
簡妙津表示由於幹部很容易被同學指責為打小報告的人,所以首先就是強化他們的心理建設,告訴他們這個工作是為了幫助同學,讓同學在更好的氣氛下能專注學習。逐漸的,幹部彼此能同心協力、互相提醒與支援,班上的秩序與氣氛很快有了明顯的轉變。
除此之外,簡妙津更透過聯絡簿培養品德教育,他會帶孩子抄寫智慧小語,從中學習人生道理,透過潛移默化的方式,讓學生能從中獲益。此外,簡妙津每天寫一封家書給學生們,或以當面分享的方式,讓有所成長的學生以在公眾下得到鼓勵。
簡妙津坦承,自己過去常繃得太緊,要求過於嚴格,透過每天的家書去稱讚學生,也是為了不斷提醒自己去看學生的優點,重拾當老師的初衷與歡喜心。
簡妙津老師(右二)與她的學生們
智慧小語,實踐全人教育
在升學壓力節節高升的國中階段,簡妙津數年來仍堅持三天一則智慧小語、每天一封家書,給予學生正面的讚許與鼓勵,這是他對全人教育的堅持。
這樣的默契在無形中形成凝聚力,「目前帶的班級在國一參加健身操比賽的反應,讓我發現這些堅持是對的,並沒有白費。」,比賽前,大家綵排得零零落落的,她只唸出第一句:「過失所在,必有下手處」,同學們就相視而笑,接著唸完後半段:「這不是我的問題,這是我要超越的問題。」
當時全年級有18個班級,班上雖然在努力練習後,只得到第6名,卻有同學站出來鼓勵大家,「至少我們贏了12個班啊!已經很棒了!」爾後,更有同學站出來說,「其實我們贏了18個班級,因為在這次準備比賽的過程中,我們都超越了自己!」
這一路走來,簡妙津坦承,並非沒有遇上考驗。「三年前決定重新帶導師班之前,曾沉潛三年,只擔任專任老師或行政工作。畢竟,擔任導師的責任是很重大的,做得再多,只要有一、兩個同學不認同,都會成為老師心裡很大的印痕。」,他由重拾學生身份,讓自己心態歸零體會、發掘出更多孩子們的優點,更因為將權責下放,啟發了孩子們的責任心與創造力,在生命重要的轉折點,學習到更多重要的人生功課。
轉念回頭帶導師班,則是體認到—「要走入學生的生命,還是要當導師,緣分才會結得深遠!」,簡妙津透過不斷的學習與自我覺察,讓他重回導師角色,這一回,他超越了自己,同時將這份「超越自我」的信心傳遞下去。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