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銘提供
「老師,竹筍小的時候是蘆筍嗎?」「珍珠奶茶裡面加的珍珠,真的是青蛙下的蛋吧?」教國文的國中老師張文銘,近年來常聽到學生不可思議的發問,在確認這些青少年「不是開玩笑」之後,他開始認真思索如何幫助現代社會中,普遍對真實生活無知且無感的孩子們。
臺中市光德國中老師張文銘,平日喜歡穿著黑色緊身T,被學生暱稱為「機車張」,看起來像個痞子老師。反差很大的是他非常愛好閱讀,也處心積慮為學生營造閱讀環境。他在學校裡裡布置了一個書庫和讀書角,裡面有為學生客製化訂購的各種實用性書籍,和一隻穿著制服的大熊,隨時扮演學生的角落好夥伴。
「大多數學生來到圖書室,只想看漫畫、輕小說、鬼故事,我只好設法吸引他們,來翻看些不同的、有深度的書」,張文銘舉例,學生立志想要當設計師,順勢引導他們去翻閱設計類的書籍;想走餐飲業,就帶著他們從書中了解這行業的甘苦。
「我一個一個帶,希望學生至少能接受我的建議,選一本對自己未來有意義的書來讀。」因為兼設備組長,張文銘不上課的時間,經常泡在書堆中,自然成了學生們的專業導覽師。曾經有學生問他,如果將來想要當藥師,需要哪些能力,有沒有哪一本書可以查?張文銘一聽趕緊去找,用「客製化書單」代替全班統一看班書的方式,協助學生從興趣出發,培養出對未來世界的真實感。
學生欠缺生活經驗與感受力,寫不出好作文
這一代孩子缺乏生活概念,寫日記時常出現令人傻眼、無感無知的形容,令他感受到危機。張文銘認為,人要對生活有感,才能觀察並描繪。而能感知生活,要靠觀察力,先培養觀察力是第一要務。
他舉例,剛教完一堂課「食?有時」,介紹食物要吃當季的概念,於是先用一堂課講完課文,接著延伸到當代美食家的介紹,如焦桐、韓良憶等,「我和學生聊美食聖經《米其林指南》、《料理鼠王》,所有和飲食有關的文學、電影,都成為我的延伸素材,藉此讓學生更寬廣的認識飲食文化」。
每接下一個新班,張文銘常發現,學生的表達能力也不佳,無法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感受喜好,像是有學生在小日記上寫:「我最喜歡吃的青菜是白菜,為什麼喜歡呢?因為它是青菜。」為湊滿3行的字數而胡謅,完全沒有意義。所以他從頭訓練學生寫作文。
「要寫好作文,真實的感受比華麗的詞藻更重要」。現場國中老師最大困擾是,沒有時間教作文,張文銘擠出時間的方法是,不去鑽研很細的詞句解釋修辭注釋,把時間拿來課外延伸與加深加廣。
作文題目出得好,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與討論
為此他到處蒐集學生可能會有興趣的作文題目,從日本動漫、達利名畫都可以入題,曾經出過一個題目叫「我的跟風世代」 ,先談個人是否有追星經驗?再從《米其林指南》來談名廚江振誠走出米其林光環的故事,引導學生思考在「追求光環」和「回歸本質」的抉擇時,你選哪一個?
深入研究過會考作文題的張文銘分析,103年之後的趨勢著重在記敘兼論說,像是一個題目「糧食危機」,先提供數據長條圖,來剖析肥胖與營養不良、全球食物浪費的情形,再請考生寫出個人觀點。他發現這種靈活題型,對學生是很大的挑戰,老師必須設法從日常的國文課中,一點一滴幫助學生建立論述才行。
同時段考題目也要改,不能再出像是「校園一景」這樣老派的傳統考題。「我無法改變別的老師,只能從自己做起,乾脆包下全校7到9年級的作文出題,全部由我來出」。同時他也和數學老師莊惟棟聯手經營臉書社群「教師國數館」,把自創的教學法分享出去。
「近年來大考題型改變,迫使國文老師必須改變教法,但也造成很多老師心中的恐慌」。張文銘開始走出校園,積極參加各種研習,只要聽到很厲害的老師,就組隊帶全校的國文老師一起去觀課。幾年下來累積了一些心得,如今的他也站上舞臺,經常應邀演講「閱讀與寫作」,並用自己班的成績來證明方法有效,也成為全國最大規模「夢的N次方」教師研習的國文團隊講師。
黑手老師愛教書,珍惜改變每個孩子的機會
或許由於自己的求學路並不順暢,張文銘更珍惜當老師、教學生的機會。「我是出身大甲機車行的小孩,從小會修摩托車,是別人眼中的黑手小孩;因為不捨父親在刮風下雨天還要出門修車,所以我認真念書、想當老師」。張文銘回憶,他高中英數都很差,只靠國文在撐,念大甲高中3年就領過6次補考單,每次都差點要留級。
後來為了考教甄,他當過3年儲備教師,「其實這是滿好的經驗,我曾經在學校被瞧不起、被親友看輕,教過特教班也輔導過中輟生,所以現在不管碰到什麼樣的學生,都沒在怕的啦!」
教學生涯中接過所謂的「後母班」、「聯合國」,一開始難度很高,其中有些師生關係已經非常緊張,但張文銘反而當成難得的實驗機會,「一個老師的帶班風格和班級經營魅力,比教學更重要。能讓學生喜歡你,只用一般的講述法,學生一樣可以表現得很好」。他說,「我教出的新二代學生,基測作文一樣可以考到6級分(最高級分),這證明只要有方法,絕對可以做到」。
「我就是喜歡當老師,先讓學生喜歡你,你就有機會和他們多聊聊課文和課外文章,讓學生看得比別人更寬廣」。帶點江湖氣的張文銘,一直在和學生搏感情,希望能用閱讀,改變學生的無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