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師溝通6大管道與5項策略

親師溝通6大管道與5項策略

親師溝通(teacher-parent communication)是指學校老師與學生家長,雙方運用各種聯繫方式(包含電話、通訊軟體等),傳達分享學生的生活及學習訊息。有效的親師溝通,能幫助雙方更瞭解彼此、增進對孩子教育的共識,進一步提升孩子的生活適應和學習效果。

6大親師溝通管道比較

親師溝通分為以下6種管道,根據時效性、完整度可以做出最適合的選擇,其中也分別有需要注意的眉角。

6大親師溝通管道比較

親師溝通5策略

1. 認識對方家庭

新北市青山國中小輔導活動老師謝佑君說,現在家長形形色色,老師要學會跟不一樣的人打交道,理解孩子的成長背景跟個別差異,老師也必須依照自己對家庭的認識,決定不同策略,有時需強勢告訴家長該怎麼做,有時得先理解家長的限制。

2. 親師合作

親子天下嚴選作者、職能治療師吳怡璇分享,有些家長認為,老師應該主動告知家長孩子在校發生的事、給予建議;而有些家長卻認為,老師不應該把常見的日常小事或同儕互動小口角都一一吿知,讓家長壓力很大。

老師應該跟家長談到什麼程度?家長又希望老師說到多細節?家長與老師要保持如何的距離才算良好?這些問題沒有正確答案,重要的是親師雙方能雙向交流、試著互相理解,從對談中更理解孩子在不同環境中的狀態,最後達成共識、攜手協助孩子。

3. 強硬易引發親師溝通困境

僵化、毫無彈性的要求最容易引發衝突,高雄市教師職業工會理事長董書攸提醒,如果老師能時常察覺自己的狀態,親師生溝通時開放多個解決問題的選項,緊繃關係會得到鬆動。未經溝通、一味希望對方用自己想要的方式,可能導致不理想的親師關係。

4. 電話溝通注意禮節

要記得對方看不見你的表情與肢體動作,所以請務必把講話速度放慢,語調輕柔些,先給對方臺階下,別讓溝通充滿指責。

例如,班上學生家長總是沒簽聯絡簿,作業又常常沒寫,打電話時可以說,「小明媽媽,您最近可能比較忙,忘了幫小明簽聯絡簿喔,我在聯絡簿上的留言您可能沒看到,所以我打電話跟您說一下。小明最近常忘了帶作業本,我想在學校指導他寫也沒辦法。所以想請您幫忙一下,每天檢查他作業是否完成並放進書包,如果有困難,麻煩跟我說一聲。」

5. 以勸勉角度告知問題行為

有些老師在聯絡簿中提醒家長留意孩子的違規事項時,會採取,「小明,老師很傷心,你今天開玩笑幫同學取的綽號,同學很難過呢!」的方式,婉轉提醒家長協助,降低家長因面子問題遷怒孩子、甚至往後避不見面的機率。老師常以指責批評為溝通起手式,會讓家長誤會老師刻意在挑毛病。老師得在溝通中釋放出願意協助讓孩子一起變好的善意。

(原文請見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007296?fromid=inarticle&id=008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