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課室英能力計畫營造友善英語學習環境。
為讓英語學習不再只是考試用的「冷冰冰知識」,臺南市教育局自111學年度起火熱推動「課室英語能力認證計畫」,鼓勵非英語科教師在課堂自然融入簡單英文指令,讓孩子從生活中「聽得懂、說得出」,開啟潛移默化的語感培養之旅!
三年來,已有242所學校、超過2,660位教師完成課室英語能力認證,顯示這項計畫正穩健扎根,讓英語學習從「考科」真正轉化為「溝通工具」,幫助孩子在日常中建立聽說自信。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推動課室英語,不是要大家變成英語老師,而是希望老師們在上課時,用幾句簡單的英文口語,例如點名、鼓勵學生或給予指令,創造耳熟能詳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在不自覺中累積聽力與理解力。」他強調,這樣的語言輸入方式不需要額外背單字、翻譯,反而更貼近生活,更有效率。
這項計畫不僅零負擔、零壓力,老師們也無需重編教材或調整課表,只要在原有課程中巧妙加入一點英文,就能為學生打造一個「說英語也很自然」的學習氛圍。教育局也持續提供教案資源、示範影片與專業培訓,號召學校從「一人一句話」開始,讓英語成為校園裡的日常語言。
在實施過程中,不少學校展現超強執行力與創意。像是位於偏鄉的菁寮國中,全校教師熱情參與課室英語社群,定期交流教學經驗,目前已有5位教師順利取得認證!鯤鯓國小更進一步,將英語延伸到校內廣播、行政表單與集會活動,打造「聽得到、用得到、親近得了」的全方位英語校園。左鎮國小則設置大型英語看板,常見用語一目了然,幫助學生隨時隨地都能學、能用。
臺南市長黃偉哲也力挺這項計畫。他指出:「語言的本質就是溝通,學得再多,不如用得自然。課室英語的推動,就是希望孩子們在熟悉的學習環境中,培養實際使用英語的能力,為未來升學、就業或國際交流奠定穩固基礎。」